冷门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3

分卷阅读153

    宁启言收起笑容,重新看向正显示着余额的机器。

七十万……

有点少啊!

103.宁家农场(四)

D市的搬迁,从重建之初就有消息传出来,一直传到十月份。传来传去,眼瞅着气温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少人从满怀希望到后来失望的以为今年还得在山洞不停的烧煤取暖,没想到政府突然一声令下,只预留出两天给大家收拾东西的时间,然后一周之内,几百万人全部住进了新城。

好些人直到搬进新分配的房子里,还有些回不过神。

和之前白诚毅猜测的一样,新盖的那些居民楼每户不可能只住一家人,但凡人数在四人以内的人家,三家人合住一户房子,两个卧室各住一家,客厅一家。要是五到七人的人家,两家分一户。平均来说,六十多平的房子要住进去十二三个人。再加上挤得满满当当的大学城,新城里已经能够烧锅炉供暖的所有建筑,把D市幸存的几百万人全塞了进去。

回忆一下不大的七层楼房外,入住前停留登记的那么多人,白诚毅他们打了个哆嗦。亏了他们不用和那些人一起挤,虽然省了自己取暖的步骤,但想想也知道,人多事儿多,指不定这个冬天得多“热闹”。他们还是安安心心住在宁家农场里吧,再说自己烧炕,嫌热就少烧点,嫌冷就多烧点,多舒服!

相比在农场住的格外舒坦的白家和汪家,宁启言到现在还在rou痛。

半个月前还在感慨七十万信用点的家底,转眼半个月不到,就剩四十万了。这还是期间又卖出去不少青菜和酱料才能剩下这些。

至于消失了的那四十万信用点……

也不能说是消失,而是变成固定资产了。

因为宁启言把大学城旁边的小区,和他家屋子在同一楼层的旁边那户给买下来了。

就是一年五百斤大米的租金,后来让胡子和宁晓文住进去的那间房子。

因为地震之后他直接租了两年,如今虽然两年已到,但在政府准备对外出售的时候,曾经负责和他签租房合同的年轻军官竟然又找到他,据说就是因为曾经他租了两年,而且宁启言一家人的信用度很高,现在的资产也不少,所以有优先购买权。

宁启言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中间肯定有认识的人给出了力。

虽然现在大家刚刚挣扎出温饱线,积攒的资产不多,但相比几百万的人口基数,小有资产的人肯定也不少。

宁启言家所在的小区可是经历过全球大地震的洗礼,幸存下来的。先不说建筑的结实程度,就是房屋的格局、设施、线路等肯定比重建后新建的那些一个模子卡出来的居民房要好的多。如果对外出售,绝对好卖。

所以这个“优先购买权”,就相当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是不知道这馅饼是何俊那边帮忙,还是董文安在市里出力,然后才送到他头顶上的。

不过这不是重点,都已经送到他面前了,除非宁启言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放弃这么个大馅饼。

二话没说,宁启言都顾不上出去叫宁晓文他们,直接拿着杜程的身份证,就跟着前来的青年军官到政府临时的房屋交易所,交钱,拿房本,直接坐实这间房屋的所有权。

等到他拿着房本美滋滋的回到农场以后,宁晓文他们才知道这件事。不过他们并没觉得宁启言先斩后奏不好,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好事多磨的说法,多耽误一分钟,就有被人横插一脚的可能。

而且大学城周边幸存下来的居民楼,在地震前就几乎都入住满了,像这间房子这种没有主人的房屋简直凤毛麟角。

先不管以后他们自己住不住,就算转手一卖,差价也绝对不小,虽然花了四十万,让宁启言和宁晓文一直rou痛到现在,但也绝对值得。

不过现在宁启言他们还没考虑好这房子是卖是留,这事也不用急着决定,就算最后不打算留下,往外卖的话也得拖一段时间,要不中间帮他们出力,让他们最终能买到房子的人怕是就不好看了。

如今农场的大棚里,所有生长周期短的青菜都收获完了,陆陆续续新下种的大部分是些白菜、萝卜、冬瓜等生长周期较长,而且成熟后也能保存时间较长的蔬菜,至于辣椒和西红柿,则是留着给宁晓文做酱的,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大棚,种了些黄瓜、茄子,主要供给给军队。至于换购点,最后一批小白菜收购完,就已经提出冬季的青菜收购量会减少,天气太冷,换购点的交易量也会下降的十分明显。

等到进入十一月,搬迁到新城的市民们也适应的差不多了,宁家农场重新对外招工。

这一次招的就不是随时来随时走的短期雇工,而是得签一整年的合同,也有稳定的薪酬和福利的正式员工。

虽然这次宁家农场依旧没把招人的年龄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但却需要考察劳动能力和技能。

除了胡子和白诚毅他们在新城到处招工外,董文安在政府部门也有意无意的往外散播消息。

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绝大多数都舍不得放弃自家在苍云山的农田,开春以后大部分人还是会回苍云山种地,这样虽然没有固定薪酬,但地里一整年的庄稼收入也不少,足够养活一家人外带还能攒下不少信用点。

而政府部门的人就不同了,首先他们本身在地震前就是公务员,地震后只要政府还在运作,他们就得坚守岗位。而地震后填补空缺招上来的半正式公务员,除了缺少国家认证的档案外,不管是薪酬还是待遇,都和正式公务员一样。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更愿意留在新城生活。

事实证明,董文安似有似无的宣传,还真招上来两家人。

其中一个就和董文安隶属同一部门的同事家庭,家里有一对五十多岁的父母,身体不错,不过身体再好,年纪也在这摆着,做儿子的不想让父母起早贪黑的种地,也不想他们累死累活的参与重建,做父母的又不愿意光靠儿子养着。干脆就和宁家农场签了合同,夫妻俩就负责农场每天的灌溉,打开阀门,注意灌溉的水量就行,也不累,就是个磨人的活。

剩下的正式员工也都是拖家带口的,凡是有劳动力的,都被宁启言签了下来,满打满算,一共签了六家,十七个人。这六家里唯四没签合同的,就是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八岁,一个两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