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行医在三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6

分卷阅读226

    任偏将军右都督一职,吕将军也因之气竭,如今旧伤发作,恐怕危在旦夕了。我知先生乃是陆都督总角之交,或许此事还有回转的余地。”

毕竟,吕蒙与陆议二人于他都是打小的老相识,他一时半会也不能判个是非对错。

只是此事一出,主公的偏心未免太过明显,几乎是明摆着要打压吕蒙。

就连凌统都这样想。

恐怕普天之下的有识之士都能读出这不同寻常的处罚背后的意思,无不为吕蒙捏一把冷汗。

李隐舟随之登上摆去陆口的大船,回首遥望,便见柳岸灯火绵延,漆黑的水面上倒影出摇曳的烛光。

宵风掠起江波。

火光便在风中倏忽一灭,复又燃起。

第134章第134章

一路行船至陆口大营,轻舟在渡口一掠而过却未停驻,趁着激浪继续沿江而上。

猎猎军旗倒错而过,肃杀风声不绝于耳。回望陆口森严大军,凌统深拧眉头,任湿冷江岚渐漫上视野,将两岸赤壁锁入一片迷雾之中。

李隐舟靠在船头,却举袖望向前方:“这就是你说的陆口?”

凌统阔然回头,踩着冰冷的甲板走至他面前,将眉一挑:“本也没说是去陆口,先生大可弃船而去,我绝不阻拦。”

举目一片骇浪破空,遥闻惊涛拍岸响声不绝,李隐舟粗估摸了下自己跳江生还的概率……啧。

这兔崽子。

上了贼船,还怎么跑?

他眯缝双眼,透过重雾眺着远岸:“如今吕将军在何处?”

凌统松懈地靠上船栏,眼神紧聚在前方一点:“浔阳。”

浔阳是吕蒙旧年屯兵之地,至鲁肃身故他才驻入陆口,如今算来已二年有余。陆议上任都督的头一件事便是令其折返原驻地,其中意味便颇令人深思。

难怪凌统放心不下。

李隐舟与陆议多年故友,和吕蒙却仅有数面之缘,前后两任都督的矛盾几乎揭在明面上,且至兵权这一层,就万不是昔年和文臣蔡遗打打嘴仗那么简单了。

居然被这小子算了进去……李隐舟瞟他一眼,恐吓道:“毒.药同源,能救人的也能杀人。”

凌统却勾起一抹笑:“箭是杀人器,却杀不死曹子建,先生是有贼心无贼胆吧?”

李隐舟托腮不语。

这旧黄历是真过不去了。

……

浔阳与陆口所去算不了多远,一路争拌间不过二三日便抵达这座古城。

两年不经战事,浔阳驻兵在闲暇时多卸甲耕田以自给军需,沿岸人家炊烟升起,灰色的屋檐下挂两行夏时的荷花玉兰串。饱满的花串多已萎谢,晒黄的花瓣依旧残有余香,将湿润的山风染上一层清芬的气息。

吕蒙在其旧居太守府。

打小在军营混大的凌统自是哪里都有旧相熟,一路连令牌都没摸过便顺利领着李隐舟见到吕蒙。

吕蒙卧在病榻之上,双目紧闭,额角微抽,粗砺的皮肤透出一种不健康的红潮。

一开始还以为他是用箭创发作的借口与孙权置气,如今看来却并非那么简单。

李隐舟凝神搭过脉,道一声“冒犯”,揭开吕蒙身上被褥,果见身上零星布着环形红斑,双膝双肘肿了两圈,红得滴血。

凌统也似未预料到这般情形,不觉皱眉:“子明旧伤发作得如此厉害?”

李隐舟撤下手来:“这不是旧伤,恐怕是……”

“将军!”

话音未尽,便见传令小兵匆匆赶来,目光犹豫片刻,对着杵在一旁的凌统低语两句。

凌统眼神一动,两步迈到窗边往外瞄了一眼,顺手将挂在沿上的斗笠摘下,快步走至李隐舟面前。

李隐舟:“怎么了?”

那勾在凌统指上的斗笠便不打招呼地往李隐舟头上一扣。

凌统手腕施力,把草檐摁得死紧。

骤然压低的视线中听得低沉的一声:“关羽的使臣到了。”

关羽?

吕蒙所驻浔阳毗邻关羽管辖内的南郡,南郡也即昔年血战所取的江陵,后在鲁肃与诸葛亮的协商下借给了刘备起家。后吕蒙借顾邵假死奇兵突袭,逼得刘备还了三郡,却依然留了南郡在对方手上。

时至今日孙刘二家关系虽至冰结但尚未彻底粉碎,两方主将互有来往也算是寻常事。

可在陆议替位、吕蒙重病的节骨眼上遣使来探,显然关羽对江东内部的矛盾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

片刻心电急转,便觉额前步风擦过,凌统将他往身后一扯,举步迎了上去。

“许久不见,子太。”

这话是在告诉李隐舟,来人正是荆州零陵太守郝普郝子太。

郝普与吕蒙也算有些渊源。

昔日吕蒙与鲁肃两兵夹击计讨荆州时,刘备所占的荆州五郡中唯有坐镇零陵的郝普没有立即投降,而是选择了固守抵抗,结果仍被吕蒙设计智取。后来刘备还了三郡,郝普也就免于一死,重回零陵继续做他的太守公。

彼战中他被吕蒙接连设计两次,也难怪郝普对其心存戒备,而今听闻这位虎将病重,头一件事便是亲自赶赴浔阳一验真假。

他和李隐舟在刘备婚宴上有过一面之缘,虽已十年不见,却也得小心为上。

门被推开。

刺目的日光顺着草檐的缺口照进眼中,在地面上勾出几道错落的人影。便听得郝普和煦笑道:“承蒙子明将军旧恩,老夫今时今日还能与立定于此。听闻将军近来病体乏善,老夫特寻了蜀地神医为将军诊治。”

凌统揽枪懒懒站在吕蒙病榻前:“哦?蜀地还有神医?”

这嘲讽开的。

说来这个时代数得上名头的神医皆出吴地,张机自不消说,后来的董奉也出生于水乡一带,即便是旅居不定的华佗也未踏足蜀地,算上薄有名气的李隐舟,三代闻名于世的医生都和偏僻蜀地没有任何交集。

郝普道:“蜀道道,蜀地偏远,自无江东丰沛地杰人灵,但也总有蜀人愿意出蜀寻道。老夫同行的这位先生便在圣手张机门下拜读多年,也算学了些精髓,不如姑且一试。”